2025年8月1日與10月8日,于我而言,是兩個鐫刻在心的日子。就在這些時刻,我決定正式啟動我的公眾號與視頻號。正如某位名家所言“人每年總要做幾件真正有意義的事”而這,就是我為2025年所選的兩件。
坦率地說,做出這個決定,并非全然出于本心。我心中充滿顧慮,甚至幾經猶豫。在我們這個以“專業、嚴謹、客觀”為信條的造價咨詢行業,從業人員多以“內秀”為主,而走向臺前、發出聲音,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戰。
然而,另一股力量也在推動著我,讓我不得不勇敢地走向前臺。
建筑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,江河日下之勢已不容忽視;正誠發展的前路,也同樣面臨增長乏力之困。環顧四周,同行紛紛在轉型中調整步伐,我們又豈能無動于衷、坐視不理?
但轉型談何容易?
在一個以資源與人脈為核心競爭力的行業,正誠既無背景,亦缺資源,出路何在?
在一個以技能為基本要求的領域,拋頭露面、大聲疾呼,是否與我們的身份格格不入?
在方向未明、模式未定的摸索階段,那種“摸著石頭過河”的忐忑與意志的消磨,常令我寢食難安。
即便不易,我仍挺身而出!
這不僅是為了重塑個人的價值——如果說過去的成功更多得益于行業浪潮的推動,那么今天,就是放下一切、開啟“二次創業”的時刻。
也同樣是為了不辜負身后幾百名同伴的期望。他們同樣在觀望,在等待,期待公司能迎難而上,走出一條新路。
但我并不打算只做搖旗吶喊的宣傳,也不愿僅僅為正誠廣告業務。
我更希望構建一個“有溫度的專業角落”——在這里,有溫情脈脈的故事,期待與大家如老友相聚,感同身受;也有精心打磨的知識內容,期待在專業上給予諸位切實的幫助。
我始終相信,唯有真誠能叩響心門,唯有價值可鏈接彼此。只要我們堅持真誠交流、持續提供價值,時間自會沉淀出信任,歲月終將見證真心。
古人云“醫不叩門”,我作為一名咨詢人,同樣不擅主動尋客。幸而,如今有了公眾號與視頻號這樣的平臺,讓我能以內容為媒,真誠表達,與客戶和朋友從陌生到熟識,從熟識到信任。
“沒有退路的戰場,恰是重塑價值的土壤”。當我們把該做的做好,剩下的,不妨交給時間。日久見真知,日久見人心——到那時,一切自然水到渠成。
想到這里,我走上前臺的腳步愈發堅定。曾經的顧慮漸漸消散,內心的忐忑也已然平復,未來的思路也愈發清晰。
↑上一篇:西電集團咸陽智慧產業園“全過程工程咨詢暨EPC項目咨詢”雙示范項目現場觀摩會隆重召開
↓下一篇:最后一篇